亦以葛布筛令调,并新绵别裹纳中。有空青、朱沙,勿食生血物。
识阴阳者,谓识其阳病、阴病、阳虚、阴虚之候。故仲景特申明下痢攻表之戒,谓汗出必胀满下痢,阴已内泄,发汗再使外泄可乎至《金匮》所云下痢腹胀满,身体疼痛者,必温其里,乃攻其表者,以外兼表证也。
《范汪方》云∶胶一廷如三指大,一KT,长一尺,径三寸是也。若脉沈弱无力,此寒也,宜温之。
此则邪气侵行于里,外连于表,睡则卫气行里,表中阳气不致,津液得泄,故睡则汗出,觉则气散于表,而汗止矣。如小便利者,则为畜血也。
并脉缓大虚,不宜用针。盖卫为阳,能护卫皮肤,肥实腠理,禁固津液不得妄泄。
自此以后,烦躁作渴,或不大便,即是阳经传入阴经之热症也。内经曰、阳气者,精则养神,柔则养筋。